Skip to main conten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导学

  •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构成
    • 内涵(是什么)5个是
      •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从创立者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是
        • 一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创立者角度
        • 二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内容角度
        •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目的角度
        • 四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展的学说 立场 角度
        • 五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作用角度
    • 构成(有什么)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方法)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体)
      • 科学社会主义(归属)
      • 三者关系
        • 马克思用哲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经济学,得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结论
  •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 立场:为谁说话,站谁一边
      • 关键词:无产阶级、人民
      • 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 核心方法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 事件
      •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 理论
      • 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实践基础
        •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 理论来源
        • 德国古典哲学(马哲)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成分(科学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 科学性
      •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 关键词:对的,独有特征
        • 只有马克思是对的,别的都不对或不全对
    • 革命性
      •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 批判精神
        • 马克思对以往理论都持批判精神
        • 马克思对以往理论都持全盘否定
    • 实践性
      •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 独有特征
    • 人民性
      •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 人民性指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服务,阶级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代表无产阶级
        • 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指只要是无产阶级就代表人民,因为无产阶级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相一致的
    • 发展性
      •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流派

  • 内容

    img

    • 思维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 三大唯物主义、两大唯心主义
    •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详情

    • 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是什么

        • 唯物主义
          • 什么是物质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机械一定是形而上学的,但形而上学的不一定是机械的
            • 辩证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马克思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将人类历史当作物质去看,即唯物史观
              • 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
        • 唯心主义
          • 什么是意识
            • 主观唯心主义
              • 王阳明“心学”
            • 客观唯物主义
    •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意识能不能认识外部世界的物质,可以则具有同一性

      • 可知论者
        •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 不可知论者
        • 二元论者试图去调和唯物和唯心之间的关系,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源
    •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 形而上学
        • 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
      • 辩证法
        • 联系、全面、发展、矛盾
    •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 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法

解决世界是怎样的问题

  • 辩证法两大总特征

    • 普遍联系

      • 联系的含义
        •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 联系是以区别为前提的
      • 联系的特点
        • 客观性
          •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 普遍性
          •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结构性
          •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 多样性
          •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 条件性
          •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 永恒发展

      • 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 发展的内涵(概念)
          • 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趋势是发展
            • 运动=变化>发展 运动有前进与后退的运动,变化有好和坏的变化​发展是朝好的方向变化,朝前进方向运动
            • 引申: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发展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发展是永恒的
        • 发展的实质
          • 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新、旧事物的关系

        • 新、旧事物的概念
          •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 新事物一定产生于旧事物之前 新事物往往产生于旧事物之前
        •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
          • 第一,新事物有新结构,适应新环境
          • 第二,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改良,吸收了旧的优点,增添了新内容
          • 第三,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 过程的观点

        因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一切现存的事物不过是过程而已

        •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 一切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 五对范畴

    事物联系和发展环节上的逻辑问题

    • 原因与结果

      • 概念
        •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 前后相继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发生在你之后不一定由你所导致
        • 原因是引某种现象的现象
        • 结果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 关系:对立统一
        • 联系
          • 第一、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上的,又是不确定的
          • 第二,原因与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 第三、原因与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 第四、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
            • 有其因必有其果 有其因未必有其果,有同因异果的存在
            • 有其果必有其因 有异因同果的存在​​
      • 方法论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必然性与偶然性

      • 概念
        •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 必然性
          •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
        • 偶然性
          •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
      • 关系
        • 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
          • 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内部原因;​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外部原因
          • 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 必然性表现稳定,确定不移​;​偶然性不太稳定,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 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偶然性起重要影响作用,有时候可以促进事物发展,有时候可以延缓事物发展
        • 相互联系
          •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 方法论
          • 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 关键词:机遇
    • 可能性与现实性

      • 概念
        •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 可能性
          •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 现实性
          • 现实性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 关系
        • 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略
        • 相互联系
          • 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
          • 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
        • 笔记
          • 区分“可能”与“不可能”的根据是现实中是否有依据
          • 区分“现实的可能”与“抽象的可能”的根据是现实中的依据是否充分 “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都是有可能​
      • 方法论
        •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 现象与本质

      • 概念

        •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 现象
          •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
        • 本质
          •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 关系

        • 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

          •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

          • 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 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

            假象是一种虚假的现象,错觉是一种感觉假象作为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错觉作为感觉,是主观存在的

            • 错觉一定是由假象迷惑所导致 错觉可能是由假象迷惑所导致
        • 相互联系

          • 任何本质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 引申
            • 真象是正确的现象,错觉是错误的感觉 真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对错之分,前半句错误
            • 假象往往外露于事物外部,而真象往往隐藏于事物内部 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无论真象还是假象,都是现象,现象都是外露于事物外部的,本质才隐藏于事物内部
        • 方法论

          • 正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 同时又因为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我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 内容与形式

      • 概念
        •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 内容
          •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 形式
          •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 关系
        • 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 方法论
        • 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
        • 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 三大规律

    在两大总特征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事物联系与发展的原因、状态、方向、归宿的问题

    • 对立统一规律

      事物联系的内容,发展的原因和动力(怎样联系,为什么会发展)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 概念
          • 矛盾
            •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 矛盾的斗争性根据激烈程度不同,可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 笔记
            • 同一性和斗争性不是时而时而的关系,而是既又的关系
        • 关系
          • 对立统一
            • 相互联系
              •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 相互区别
              •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 方法论
          • 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求同存异”;“批判地继承”;“事物之间会相互转化”
      •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 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第一、不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
          •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和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 方法论

          • 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逆向思考

            发展过程中同一性占主导时表现为“相辅相成”,斗争性占主导时表现为“相反相成”

            • 关键词:逆向思维
          • 和谐不是无差别的一致 和谐是一种对立统一

      •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 概念
          • 矛盾的普遍性
            • 简单来说可以表述为“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 矛盾的特殊性
            • 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
              •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 关系
            • 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
                •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件的、相对的
              • 相互联系
                •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 方法论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 概念
          •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超決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 原理
          •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方法论
          •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
      • 矛盾分析法(方法论总结)

        img

    • 质量互变定律

      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状态(怎样发展)

      • 概念(6个)

          • 质是一事无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 意义
            •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包含两层
          • 意义
            • 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 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度指的是一个区间,关节点指的是两边的端点
        • 量变
          •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量变有两种情况,注意次序的变动也是量变​
          • 关键词:不显著变化、连续性
        • 质变
          •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 关键词:根本变化、连续性的中断
      • 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 相互区别:略
        • 相互联系
          •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质变不需要量的积累,突变 激变论:过分夸大了质变,完全否定量变
          •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可以一直量变,不经历质变,永远变下去 庸俗进化论,过分夸大量变,否定质变
          •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 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 方法论

        img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社会主义“质” 初级阶段“量”

    •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归宿(事物往哪里去发展)

      • 概念

        •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 辩证否定观

          •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 否定是外在力量对事物进行消灭 这个观点是形而上学
          •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img

            • 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img

              形而上学

          • 比较

            img

      • 否定之否定规律

        •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从自己到不是自己,再到更厉害的自己
      • 方法论

        img

  •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 客观辩证法就是唯物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就是唯心辩证法 主客观辩证法是一种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观反映客观,客观被主观反映而唯物唯心辩证法是对与错的关系​
    •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 不需要人参与的,大自然自然存在的规律去演绎
    • 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在人头脑中思考呈现​​
  •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归纳与演绎
    • 分析与综合
    • 抽象与具体
    • 历史与逻辑

唯物论

  • 物质观

    物质是本源

    • 物质范畴

      物质是什么

      • 恩格斯的物质定义:“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定义方式: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列宁借助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定义物质
      •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 物质与运动

      • 方法论:考研哲学中涉及一个词语,学习概念、定义、特点、特征,涉及到两个词语,一定要分别学习概念,同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 运动的概念
        •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 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 批判两种错误观点
        • 脱离物质谈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 脱离运动谈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 运动与静止

      • 静止的概念
        •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 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
          •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 相互联系
          • 运动与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
          •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批判两种错误观点
          • 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将导致形而上学
          • 夸大运动,否定静止,将导致诡辩论
            • 正确: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诡辩论:人一次都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 方法论:
          •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只有两种:不可分割(你是我的,我是你的),对立统一(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 如何区分
            • 两个词词性一样,就是对立统一关系,如老师和学生,运动和静止
            • 两个词词性不同,就是不可分割关系,如名词和形容词,物质与运动
    • 物质运动与时空

      • 时空的概念
        •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
        •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 物质运动与时空的关系:
        • 不可分割
        •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时空,物质运动是时空中的物质运动
        •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 时空的特点
        • 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绝对性 时空绝对存在
        • 相对性 当物质运动速度突破极限时,时空会发生变化
        • 有限性 具体事物的时空是有限的
        • 无限性 所有的时空是无限性
  • 实践

    实践是横跨在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唯一桥梁

    • 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为什么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 实践是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动力
  • 意识观

    意识为派生

    •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 意识的概念

        •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 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最精确的说法是“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 意识的起源

        • 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是人独有的​
      • 意识产生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劳动(决定性因素)
        • 语言(重要影响因素)
          •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语言是物质,语言的含义是意识
        • 考试命题常见的两种方式
          • 夸大作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语言起着决定性作用
          • 贬低: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语言是没有作用的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 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进行反应,意识的内容是物质,是客观的
      • 意识的作用

        • 能动作用

        • 主要表现在:

          • 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 解题方法:还原法

          当我们看到某个选项跟书上说法不完全一样时,并且选项过于抽象,辨别不清时,我们往往可以把这个选项还原成书上原有说法

          • 例1:人们的意识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 词语含义换成意识,意识取决于意识,说法错误
          • 例2:人们的意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 社会生活换成物质,意识随着物质的变化而变化,说法正确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物质和意识相互区别:
        • 第一,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 第二,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
          •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混淆了意识与物质的界限
        • 第三,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 物质和意识相互联系:
        • 第一,物质可以转化为(变成)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变成)物质
          • 物质可以代替意识
        • 第二,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物质与意识一强一弱,关系稳定
        • 第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第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 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 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 在社会历史领域,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历史趋向于主体选择的关系
        • 社会历史趋向指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体选择指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规定了人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与此同时,又不能否定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 原理

        • 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批评二元论
        • 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一和二可以批评唯心主义
        • 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三句话可以批评旧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img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img

      • 世界统一于物质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第二,人类谋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是物质的活动 实践是物质
            •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方式是物质​​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作用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理论上作用
        •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实际上作用​

认识论

  • 实践与认识(认识的来源)

    • 实践的本质和特征
      • 错误的实践观
        • 中国古代哲学
          • 实践被称作“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 不道德的也是实践
        • 康德
          • 把实践看成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 错在“理性自主”,实践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的活动不道德的也是实践​
        • 黑格尔
          • 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把实践当作主观行为
        • 费尔巴哈
          • 把实践与物质的活动联系起来,把他所理解的实践又仅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并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实践不等同于本能活动
      • 正确的实践观
        •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感性指实践受意识能动性驱使,体现主观目的对象性指实践一定有客体,要去改造客体​​​物质活动指实践是一种客观行为,是一种物质行为
      • 实践的概念
        • 实践的本质含义
          •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 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
        • 实践的基本特征
          • 直接现实性
            • 实践具体将“脑中的”变为“现实的”功能
          • 自觉能动性
            • 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
          • 社会历史性
            • 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内涵不同
    • 实践的基本结构与形式
      • 实践主体
        • 定义
          •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主体
          • 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时间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 实践主体的能力
          • 自然能力
          • 精神能力
            • 知识性因素(首要)
              • 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 对经验知识的掌握
            • 非知识性因素
              • 情感和意志因素
        • 分类
          • 个体主体
          • 群体主体
          • 人类主体
      • 实践客体
        •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 实践的客体指的是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
        • 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时间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是现实的实践客体 不是所有的物都是客体
      • 实践中介
        •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 实践的中介可分为两个子系统
          • 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
          • 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得以进行中介,正式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 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时间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 主体客体化
            • 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 客体主体化
            • 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 实践的形式
        •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劳动(经济)
        • 社会政治实践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政治)
        • 科学文化实践 探索(文化)
        • 虚拟实践
          •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
          • 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
          • 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实践决定认识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 实际上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实践是认识的决定性因素,间接经验和生理因素是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
  • 认识的本质、过程和规律

    • 认识的本质

      • 错误的观点

        img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感觉到物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思想

      • 概念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 一方面,认识的反应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
            • 认识的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 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 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 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关系
            • 不可分割
              • 只坚持认识的反映性,看不到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就走上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错误之路
              • 相反,只坚持认识能动的创造性,使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就会把创造变成主观随意,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 评论

        • “能动反映论”两个突出的特点
          •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把认识看作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全面的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 概念
          • 感性认识
            •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官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认,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对象: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认,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 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 特点:直接性和具体性​
          • 理性认识
            •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对象: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
        • 关系
          • 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 区别:略
          • 联系
            •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相互包含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或经验主义错误 过分夸大理性,走向唯理论,犯教条主义错误过分夸大感性,走向经验论,犯经验主义错误,​
          • 练习
            • 感受到了的东西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感受它 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 尽信书不如无书 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 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和出自缺乏阅历的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 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 重要性
          •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有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 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考试的角度来讲,第一次飞跃更重要。从飞跃的角度讲,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 认识的影响因素
        • 理性因素
          • 概念
            •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 作用
            • 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
        • 非理性因素(感性因素)
          • 概念
            •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从广义上看,人们还常把认识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
          • 作用
            •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已经获得的认识
        • 感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在认识过程中获得的因素
      • 认识的两大规律
        • 反复性
          •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原因
            • 从客观看,事物暴露有个过程
            • 从主观看,主体认识能力提高个过程
        • 无限性
          •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
          • 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实践超前于认识:冒进主义(左)
        • 时间落后于认识:保守主义(右)
  • 认识的结果(真理与谬误)

    • 真理及其特点
      • 错误的真理观
        •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 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 真理一定是有用的,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 正确的真理观
        •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真理的特点
        • 客观性
          • 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实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重含义,一方面从真理内容上讲,外部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也是客观的;另一方面从真理的检验标准上看,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实践,实践是客观的
              •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的一元性
            • 真理的意愿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违背真理的一元性
        • 绝对性
          • 任何一个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关键看角度,一个真理从这几个角度来看是绝对的,从那几个角度来看就是相对的
          •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 包含两个方面含义
              • 一是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物质的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相对性
          •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 包含两方面含义
              •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 相互依存
            • 没有绝对性就没有相对性,没有相对性就没有绝对性
          • 相互包含
            •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 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着真理的绝对性
            • 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
            • 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 在二者的辩证关系中,还要明确,真理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里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规律
          •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至上性指人完全有能力去认识外部世界,非至上性指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
        • 方法论
          • 只看到绝对真理:教条主义
          • 只看到相对真理:诡辩论(怀疑主义)
    • 真理与谬误
      • 相互区别
        • 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 相互联系
        • 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
        • 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 引申
        • 真理的相对性
          • 今天的真理未来有一天可能变错误的趋势
        • 谬误
          • 现在就是错的
    • 真理的检验标准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
        • 实践的本质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 实践是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 但逻辑证明不是标准
      •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 唯一标准
        • 不可推翻
        • 即使当前不能,最终仍能裁决
      •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 一定时期的实践具有局限性,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一切
        • 不能一次完成
        • 已被检验的仍需接受再检验
    •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 价值的概念
        • 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 价值的特点
        • 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主体性 主体不同,价值不同。​主体性不是主观性
        • 多维性 维度不同,价值不同
        • 社会历史性 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不同​​
      • 价值评价
        • 概念
          • 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行为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做的评判和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 引申
            • 认识分为知识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两者的区别在于认识的对象不一样
            • 知识性认识以客体本身为对象
            • 评价性认识以主客体关系为对象
        • 特点
          • 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
          • 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 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
          • 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
        • 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 关键词:尺度
        •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 有价值的一定是真理
          •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 自由和必然

    • 自由的概念

      自由就是我想怎么样自由往往体现人的能动性

      • 哲学上的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 必然的概念

      必然就是我该怎么样必然体现事物客观规律性

      • 必然性即规律性,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 自由是有条件的

      • 一是认识条件:认知越多,越自由
      • 二是实践条件
        • 自由以必然为限度
        • 自由以不牺牲别人的自由为限度

唯物史观

在物质世界中,有一类特殊的物质,即人类历史

  • 错误的观点

    img

  • 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 社会存在

        img

      • 社会意识

        img

      • 关系

        • 社会存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 当社会存在发生变化,会立刻再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 错在立刻,应是或迟或早
        •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对独立性)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双向)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 生产力

        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它包括

        • 劳动资料及劳动手段
          • 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 劳动对象
          •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 劳动者
          •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不作为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
      •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
          • 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有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 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产品分配关系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 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双向)
      • 社会发展第一规律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 经济基础

        • 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如果概念抽象删除这个句子中所有的修饰成分,抓住最关键的主谓宾
        •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经济基础
          • 概念级别的迭代
            • 我比你高级,你比他高级,我又比他高级
            • 我比你高级,你跟他同级,我比他高级
      • 上层建筑

        •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 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 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img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
          • 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 社会发展第二规律

        •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看这个生产关系是否能够适应生产力

      • 判断一个上层建筑是否先进,并不是看这个上层建筑能否适应经济基础,而是看这个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能适应生产力

  • 社会形态更替与历史创造者

    •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 社会形态
        • 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姿态的范畴
        • 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或意识形态
      •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
        • 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 首先,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
          •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
          • 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的表现形态
        • 其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 最后,社会形态是历史的,它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 社会形态更替
        •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
            • 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
            • 二是取决于交往
            • 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
    • 社会发展动力
      •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直接动力
      •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
        • 重要动力
      •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 直接动力
      •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
        •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没有作用
        • 首先现在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 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 最后现在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
      • 唯心史观
        • 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称为英雄史观
      •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 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 所谓现实的人
        • “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所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于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抽象的人,撇开你我他,空泛的谈,人是什么东西具体的、现实的人​,有条件,现实条件下的人
      •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 人民群众概念
        •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 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体及其知识分子
      • 原因
        •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 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 其中,经济条件是根本制约因素
      • 方法论(启示)
        • 群众观点
          •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 群众路线
          •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发展发展的基本趋势

简单商品经济

  • 背景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生产方式的形成
      • 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有两个
        •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主转化而成
      •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
        •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 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 经过资本主义革命和产业革命,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价值是什么

    价值就是隐藏在商品中的人的抽象劳动

    • 商品经济

      • 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两个
        •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
        •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 使用价值

        • 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 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 是一切劳动产品的共有的属性
        •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 价值

        •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 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 交换价值

        不属于商品的两因素

        • 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

        • 对立统一
        • 其对立性表现在:二者不可兼得
        • 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缺一不可
    • 劳动二重性

      正因为劳动具有二重性,所以商品有两因素

      •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一个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关键看角度
      •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价值是抽象劳动,因为抽象劳动负责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促销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具体劳动负责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负责生产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 价值如何衡量

    价值靠生产这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img

      劳动生产率指生产劳动的效率

      • 劳动生产率分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
    •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

      •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 生产资料的规律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 这4个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皆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 商品价值

      • 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 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 价值如何表现

    商品交易如何发展的历史

    • 商品的价值形式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 1只绵羊=2把石斧
      •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 一般的价值形式
      • 货币形式
        • 1只绵羊=1两黄金=2把石斧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货币

      • 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货币有5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 价值尺度

          • 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 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可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 观念上的货币
        • 流通手段

          •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可以不足值

            劣币驱逐良币

            • 由此延伸出纸币
            • 纸币不可以执行价值尺度的功能 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纸币=0价值​
        • 贮藏手段

          •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 支付手段

          • 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
          •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时,往往伴随着现货交易,在执行支付手段时,没有现货交易
        • 世界货币

          • 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
    • 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

      •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 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 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为外在的商品或货币的矛盾
  • 价值有何规律

    • 价值规律的内容

      •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 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 价格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结果

        • 供求

          • 供不应求,价格会上涨
          • 供大于求,价格会下跌
        • 币值

          货币自己的价值

          • 货币越值钱,普通商品价值就会越低
          • 货币越不值钱,商品价值就会越高
        • 商品本身的价值

        • 供求和币值属于重要影响因素,商品本身的价值属于决定性因素

    •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

      •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 价值规律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 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 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 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 正是这一矛盾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
      • 关键词:继承,创立
    • 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发达商品经济(资本主义)

  • 剩余价值的生产

    •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 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差别在于
        • 商品经济进入资本主义后,商品世界迎来新成员:劳动力
      • 劳动力成为商品
        • 是指人的劳动能,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者出售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劳动力
        •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 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价值
          •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 它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而劳动又是普通商品价值的源泉
          • 普通商品的价值由劳动创造
          •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 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可以源源不断的创造新的价值
        •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增殖,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 资本主义所有制
      •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 剩余价值的生产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 包子的例子
        • 例子:
          • ①一个做包子的资本家,假设生产资料只有面,花40元买面,雇佣工人,平均一天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为20元
            • 工人花4个小时将面全部做成包子,包子全卖出去60元,40元是买面的钱,20元被工人拿回家,无剩余价值
          • ②真正的资本家,花80元买面,工人花8个小时将面全部做成包子,包子卖120元,工人赚20元,面80元,多出20元为剩余价值
        • 从劳动方面来看
          • 具体劳动任务
            • 转移“面粉”的价值
            • 生产“包子”的使用价值
          • 抽象劳动任务
            • 生产新价值
            • 生产40元新价值 80元的面经过工人一整天劳动变成120元的包子​
        •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
          • 全部预付资本100元
          • 购买面粉的80元
            • 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最终产品中去,不会增值,称之为不变资本c
          • 购买工人的20元
            • 由工人的劳动再创造出来,并能够增值,称之为可变资本(V),并能够带来剩余价值(M)
          • 剩余价值率
            • M'=M/V,衡量剥削程度
            • 例子中:M'=M/V=20/20=100%
        • 从时间方面来看
          • 全天工作8小时
            • 前4个小时,为自己劳动,创造劳动力价值,称之为必要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同行业内资本家们既不太勤奋,也不太懒惰,平均生产一瓶水或一支笔所花的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为自己劳动的时间,创造自己工资的时间
            • 后4个小时,为资本家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
        • 概念小结
          • 不变资本,买生产资料的钱
          • 可变资本,买劳动力的钱
          • 剩余价值,资本家今天剥削到的钱
          •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 劳动过程中,具体劳动负责转移生产价值,并且创造出最终产品的使用价值
          • 抽象劳动,负责增值,负责生产出新价值
          •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 剩余价值分类
      • 绝对剩余价值
        • 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工人劳动8小时,前4个小时为自己劳动,后4个小时为资本家劳动​前4个小时20块钱归了自己,后4个小时20块钱归了资本家资本为了更多的剩余价值,拉长劳动时间​,所获得的价值称为绝对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
        • 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政府规定一天工作8小时不许加班,资本家通过提高技术,工人效率提高,工人为自己工作的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加长
      •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
        • 两者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没有必有劳动时间的缩短,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
        •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没有技术进步,但相对剩余价值有
      • 超额剩余价值
        • 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 超额剩余价值是原因,相对剩余价值是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不能长久存在,某企业新技术进步会导致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全社会生产力提高会导致企业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
      • 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 “无人车间”,“生产自动化”不存在绝对的无人
      • 转移了剥削 在剥削生产机器人的工人的劳动
  • 剩余价值的积累

    • 概念
      •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的积累
      •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本质
      • 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使用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 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 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 资本的有机构成
      • 资本的技术构成
        •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 4斤面:1个工人
      • 资本的价值构成
        • 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C:V
        • 80(买面的钱):20(买工人的钱)
      • 资本的有机构成
        • 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 是一种资本价值构成
        • 例1:2斤面:2个工人
          • 技术构成改变导致价值构成改变,这个价值构成就是有机构成
        • 例2:
          • 4斤面:1个工人
          • 面粉涨价100元:工人20元
          • 技术构成改变,价值构成也改变,这个价值构成改变不是由技术构成导致的,这个价值构成就不是有机构成
      • 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
        •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 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 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c:v)→相对剩余人口过剩(失业)→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灭亡
  • 剩余价值的流转

    • 个别资本家剩余价值循环

      • 产业资本

        • 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 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基本的技能
          • 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 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 资本的周转

        •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叫就叫资本的周转
        •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是两个
          • 一是资本周转时间
          • 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做包子时用的面是流动资本​做包子时用到擀面杖为固定成本
          • 流动资本越大,赚的钱越快
      • 三次划分

        img

    • 社会剩余价值循环

      • 社会再生产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img

      • 经济危机的发生

        • 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
        • 这种强制性地恢复平衡,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 剩余价值的分配

    • 工资
      •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公司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 成本价格
      • 在量上等于c+v
    • 利润
      • 利润r在量上等于m
    • 平均利润
      • 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
      • 等于成本乘以平均利润率
    • 平均利润率
      • 是行业间竞争形成的
    • 生产价格
      • 等于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 价值规律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表现形式
        • 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 超额利润
      • 在量上等于超额剩余价值
      • 全社会平均利润率形成,超额利润仍然存在
        • 平均利润率是行业间竞争形成的,超额利润是行业内企业间竞争形成的
        • 不会因为平均利润率形成而导致超额利润消失
    • 在利润平均化规律作用下,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 剩余价值理论
      • 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
      • 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
      • 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 剩余价值理论
      •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 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 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
    •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两大贡献,创立了唯物史观,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 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大贡献,创立了唯物史观,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 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 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经济危机一般包括4个阶段
      • 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 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 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
        • 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 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 民主制度
      • “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
    • 法制
      • 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
      • 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
        • 私有制原则
        • “主权在民”原则
        • 分权与制衡原则
        • 人权原则
    • 国家政权
      • 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
        • 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利主体独立行使
    • 评价(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
      •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控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一种维持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 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 垄断形成的两种手段
      • 生产集中
        • 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 资本集中
        • 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 垄断定义
      •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 垄断形成的原因
      • 获得高额利润
      • 避免了两败俱伤
      • 形成竞争限制
    • 垄断本质
      • 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是私有制,私有制存在,垄断就存在
      •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 是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
    •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
      • 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 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
      • 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及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 金融资本
      • 金融资本
        • 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 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
        • 金融联系
        • 资本参与
        • 人事参与
      • 金融寡头
        • 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 经济上
          • “参与制”来实现的
        • 政治上
          • “个人联合”
        • 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 垄断利润
      • 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 垄断利润的来源
      •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 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 通过控制市场占有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得的国外利润
      •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 垄断利润的实现
      •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 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 价值规律三种表现形式
        • 简单商品时期
          •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自由竞争商品时期
          • 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 垄断时期
          • 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根本原因
      •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 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有5种
      •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 宏观调节
        • 目标
          • 经济快速增长
          • 充分就业
          • 物价稳定
          • 国际收支平衡
      • 微观规制
        • 目标
          • 规范市场秩序
          • 限制垄断
          • 保护竞争
          • 维护社会公共的合法权益
        • 类型
          • 反托拉斯法
          • 公共事业规制
          • 社会经济规制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 但是
        • 国家垄断资本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
      • 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 第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 第二,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滑,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 第三,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员逐步增加
      • 第四,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 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
      • 经济动因
        • 一是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
        • 二是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
        • 三是争夺国商品销售市场
        • 四是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 基本形式
        • 借贷资本输出
        • 生产资本输出
        • 商品资本输出
        • 从输出资本来源来看,主要有两类
          • 私人资本的输出
          • 国家资本的输出
      • 经济社会后果
        • 对资本输出国家来说是有利的
        • 对资本输入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 对资本输出国家只有利,没有害
    • 国际垄断同盟
      • 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的,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
      • 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
      •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的联盟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如
      • 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同盟(早期为国际卡托尔,当代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世界银行
      • 世界贸易组织
      • 评价
        •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和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但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5个基本特征
      •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 生产的全球化
      • 贸易的全球化
      • 金融的全球化
      •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 跨国公司的发展
      •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 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 二是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 三是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治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
        • 四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 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个体资本所有制
      •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
      • 法人资本所有制
    •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 职工参与决策
      • 终身雇佣
      • 职工持股
    • 社会阶层的变化
      • 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利息收入为生
      • 二是高级职业经理人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掌控者
      •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 政治制度的变化
      •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 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 经济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
      • 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下降,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 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
      • 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 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和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 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 新变化的原因
      •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
      •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 在这场危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民生等方面都出现了各种问题
      • 经济发展“失调”
      • 政治体制“失灵”
      •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 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科学社会主义

内容简单,选择题1-3分

  •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
    • 从16世纪初期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算起,社会主义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年历史,其间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苏东巨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兴起的过程
    •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博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马克思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即工人
      • 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找到通往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是无产阶级革命​​
  •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两大贡献
      • 历史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
    • 马克思在理论上两大贡献
      • 唯物史观
      • 剩余价值学说
  •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 一是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 二是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 无产阶级革命与俄国的探索
    •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 首先,它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其次,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 再次,它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浪潮
      • 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 列宁贡献
      • 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 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命题点,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 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
        • 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 与这种发展战略相适应,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了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 从政治方面来看
        • 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贡献
    •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 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主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 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 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可以概括为九个方面
    •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反对不顾实际情况照搬照抄自己的理论,反对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他们为无产阶级政党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提供了科学方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
  •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与不断完善
    • 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其主要原因有
      •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 第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 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有以下因素决定的
        •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做详细的细节描绘
      • 马克思在描绘未来社会的时,做了详尽的细节描绘
  •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表现为共产主义将没有商店,没有超市,有的是一个一个大仓库,没有仓库管理员想要进去拿就可以,甚至没有钱这个概念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将不图物质图境界
    •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不需要别人监督,我们需要多少拿多少同时,劳动会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劳动不是谋生手段,而是一种人人都想方设法去看还能做些什么
    •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然王国的飞跃 有更多选择的可能,但自由依旧需要以规律为前提,不能牺牲别人的自由
  •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党的最高纲领,当前的最低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