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导学
-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构成
- 内涵(是什么)5个是
-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从创立者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是
- 一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创立者角度
- 二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内容角度
-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目的角度
- 四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展的学说 立场 角度
- 五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作用角度
-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从创立者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是
- 构成(有什么)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方法)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体)
- 科学社会主义(归属)
- 三者关系
- 马克思用哲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经济学,得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结论
- 内涵(是什么)5个是
-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 立场:为谁说话,站谁一边
- 关键词:无产阶级、人民
- 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 核心方法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 核心方法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 事件
-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 理论
- 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实践基础
-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 理论来源
- 德国古典哲学(马哲)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成分(科学社会主义)
- 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 事件
-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 科学性
- 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 关键词:对的,独有特征
- 只有马克思是对的,别的都不对或不全对
- 革命性
-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 批判精神
- 马克思对以往理论都持批判精神
- 马克思对以往理论都持全盘否定
- 实践性
-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 独有特征
- 人民性
-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 人民性指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服务,阶级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代表无产阶级
- 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指只要是无产阶级就代表人民,因为无产阶级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相一致的
- 发展性
-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科学性
-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流派
-
内容
- 思维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 三大唯物主义、两大唯心主义
-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详情
-
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是什么
- 唯物主义
- 什么是物质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机械一定是形而上学的,但形而上学的不一定是机械的
- 辩证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马克思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将人类历史当作物 质去看,即唯物史观
- 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
- 什么是物质
- 唯心主义
- 什么是意识
- 主观唯心主义
- 王阳明“心学”
- 客观唯物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
- 什么是意识
- 唯物主义
-
-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意识能不能认识外部世界的物质,可以则具有同一性
- 可知论者
-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 不可知论者
- 二元论者试图去调和唯物和唯心之间的关系,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源
- 可知论者
-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 形而上学
- 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
- 辩证法
- 联系、全面、发展、矛盾
- 形而上学
-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 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
辩证法
解决世界是怎样的问题
-
辩证法两大总特征
-
普遍联系
- 联系的含义
-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 联系是以区别为前提的
- 联系的特点
- 客观性
-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 普遍性
-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结构性
- ②任何事物都 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 多样性
-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 条件性
-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 客观性
- 联系的含义
-
永恒发展
-
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 发展的内涵(概念)
- 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趋势是发展
- 运动=变化>发展 运动有前进与后退的运动,变化有好和坏的变化发展是朝好的方向变化,朝前进方向运动
- 引申: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发展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发展是永恒的
- 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趋势是发展
- 发展的实质
- 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发展的内涵(概念)
-
新、旧事物的关系
- 新、旧事物的概念
-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 新事物一定产生于旧事物之前 新事物往往产生于旧事物之前
-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
- 第一,新事物有新结构,适应新环境
- 第二,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改良,吸收了旧的优点,增添了新内容
- 第三,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 新、旧事物的概念
-
过程的观点
因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可以得出结论,世界上一切现存的事物不过是过程而已
-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 一切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
-
-
五对范畴
事物联系和发展环节上的逻辑问题
-
原因与结果
- 概念
-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 前后相继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发生在你之后不一定由你所导致
- 原因是引某种现象的现象
- 结果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 关系:对立统一
- 联系
- 第一、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上的,又是不确定的
- 第二,原因与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 第三、原因与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 第四、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
- 有其因必有其果 有其因未必有其果,有同因异果的存在
- 有其果必有其因 有异因同果的存在
- 联系
- 方法论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概念
-
必然性与偶然性
- 概念
-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 必然性
-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
- 偶然性
-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
- 关系
- 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
- 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内部原因;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外部原因
- 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 必然性表现稳定,确定不移;偶然性不太稳定,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 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偶然性起重要影响作用,有时候可以促进事物发展,有时候可以延缓事物发展
- 相互联系
-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 方法论
- 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 关键词:机遇
- 概念
-
可能性与现实性
- 概念
-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 可能性
-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 现实性
- 现实性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 关系
- 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略
- 相互联系
- 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
- 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
- 笔记
- 区分“可能”与“不可能”的根据是现实中是否有依据
- 区分“现实的可能”与“抽象的可能”的根据是现实中的依据是否充分 “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都是有可能
- 方法论
-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 概念
-
现象与本质
-
概念
-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 现象
-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
- 本质
-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
关系
-
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
-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
-
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
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
假象是一种虚假的现象,错觉是一种感觉假象作为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错觉作为感觉,是主观存在的
- 错觉一定是由假象迷惑所导致 错觉可能是由假象迷惑所导致
-
-
相互联系
- 任何本质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 引申
- 真象是正确的现象,错觉是错误的感觉 真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对错之分,前半句错误
- 假象往往外露于事物外部,而真象 往往隐藏于事物内部 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无论真象还是假象,都是现象,现象都是外露于事物外部的,本质才隐藏于事物内部
-
方法论
- 正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 同时又因为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我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
-
-
内容与形式
- 概念
-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 内容
-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 形式
-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 关系
- 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 方法论
- 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
- 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 概念
-
-
三大规律
在两大总特征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事物联系与发展的原因、状态、方向、归宿的问题
-
对立统一规律
事物联系的内容,发展的原因和动力(怎样联系,为什么会发展)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 概念
- 矛盾
-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 矛盾的斗争性根据激烈程度不同,可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 笔记
- 同一性和斗争性不是时而时而的关系,而是既又的关系
- 矛盾
- 关系
- 对立统一
- 相互联系
-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 相互区别
-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 相互联系
- 对立统一
- 方法论
- 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求同存异”;“批判地继承”;“事物之间会相互转化”
- 概念
-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 第二,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 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第一、不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
-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和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
方法论
-
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逆向思考
发展过程中同一性占主导时表现为“相辅相成”,斗争性占主导时表现为“相反相成”
- 关键词:逆向思维
-
和谐不是无差别的一致 和谐是一种对立统一
-
-
-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 概念
- 矛盾的普遍性
- 简单来说可以表述为“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 矛盾的特殊性
- 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
-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 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
- 关系
- 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
-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件的、相对的
- 相互联系
-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 相互区别
- 对立统一
- 方法论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 矛盾的普遍性
- 概念
-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 概念
-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超決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 原理
-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方法论
-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
- 概念
-
矛盾分析法(方法论总结)
-
-
质量互变定律
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状态(怎样发展)
-
概念(6个)
- 质
- 质是一事无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 意义
-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 量
-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包含两层
- 意义
- 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 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 度
-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度指的是一个区间,关节点指的是两边的端点
- 量变
- 量变 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量变有两种情况,注意次序的变动也是量变
- 关键词:不显著变化、连续性
- 质变
-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 关键词:根本变化、连续性的中断
- 质
-
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 相互区别:略
- 相互联系
-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质变不需要量的积累,突变 激变论:过分夸大了质变,完全否定量变
-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可以一直量变,不经历质变,永远变下去 庸俗进化论,过分夸大量变,否定质变
-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 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方法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社会主义“质” 初级阶段“量”
-
-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归宿(事物往哪里去发展)
-
概念
-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
辩证否定观
-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 否定是外在力量对事物进行消灭 这个观点是形而上学
-
第二,否 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
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形而上学
-
-
比较
-
-
-
否定之否定规律
-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从自己到不是自己,再到更厉害的自己
-
方法论
-
-
-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 客观辩证法就是唯物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就是唯心辩证法 主客观辩证法是一种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观反映客观,客观被主观反映而唯物唯心辩证法是对与错的关系
-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 不需要人参与的,大自然自然存在的规律去演绎
- 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在人头脑中思考呈现
-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归纳与演绎
- 分析与综合
- 抽象与具体
- 历史与逻辑
唯物论
-
物质观
物质是本源
-
物质范畴
物质是什么
- 恩格斯的物质定义:“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定义方式: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列宁借助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定义物质
-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
物质与运动
- 方法论:考研哲学中涉及一个词语,学习概念、定义、特点、特征,涉及到两个词语,一定要分别学习概念,同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 运动的概念
-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 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 批判两种错误观点
- 脱离物质谈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 脱离运动谈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
运动与静止
- 静止的概念
-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 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
-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 相互联系
- 运动与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
-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批判两种错误观点
- 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将导致形而上学
- 夸大运动,否定静止,将导致诡辩论
- 正确: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诡辩论:人一次都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 方法论:
-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只有两种:不可分割(你是我的,我是你的),对立统一(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 如何区分
- 两个词词性一样,就是对立统一关系,如老师和学生,运动和静止
- 两个词词性不同,就是不可分割关系,如名词和形容词,物质与运动
- 静止的概念
-
物质运动与时空
- 时空的概念
-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
-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 物质运动与时空的关系:
- 不可分割
-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时空,物质运动是时空中的物质运动
-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 时空的特点
- 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绝对性 时空绝对存在
- 相对性 当物质运动速度突破极限时,时空会发生变化
- 有限性 具体事物的时空是有限的
- 无限性 所有的时空是无限性
- 时空的概念
-
-
实践
实践是横跨在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唯一桥梁
-
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为什么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 实践是社会发展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动力
-
-
-
意识观
意识为派生
-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
意识的概念
-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 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最精确的说法是“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
意识的起源
- 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是人独有的
-
意识产生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劳动(决定性因素)
- 语言(重要影响因素)
-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语言是物质,语言的含义是意识
- 考试命题常见的两种方式
- 夸大作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语言起着决 定性作用
- 贬低: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语言是没有作用的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 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进行反应,意识的内容是物质,是客观的
-
意识的作用
-
能动作用
-
主要表现在:
- 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
解题方法:还原法
当我们看到某个选项跟书上说法不完全一样时,并且选项过于抽象,辨别不清时,我们往往可以把这个选项还原成书上原有说法
- 例1:人们的意识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 词语含义换成意识,意识取决于意识,说法错误
- 例2:人们的意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 社会生活换成物质,意识随着物质的变化而变化,说法正确
- 例1:人们的意识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
-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物质和意识相互区别:
- 第一,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 第二,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
-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混淆了意识与物质的界限
- 第三,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 物质和意识相互联系:
- 第一,物质可以转化为(变成)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变成)物质
- 物质可以代替意识
- 第二,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 独立性 物质与意识一强一弱,关系稳定
- 第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 第一,物质可以转化为(变成)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变成)物质
-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第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 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 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 在社会历史领域,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社会历史趋向于主体选择的关系
- 社会历史趋向指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体选择指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规定了人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与此同时,又不能否定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 物质和意识相互区别: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
原理
- 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批评二元论
- 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一和二可以批评唯心主义
- 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三句话可以批评旧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
世界统一于物质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第二,人类谋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是物质的活动 实践是物质
-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方式是物质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作用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理论上作用
-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实际上作用
-
-
认识论
-
实践与认识(认识的来源)
- 实践的本质和特征
- 错误的实践观
- 中国古代哲学
- 实践被称作“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 不道德的也是实践
- 康德
- 把实践看成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 错在“理性自主”,实践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的活动不道德的也是实践
- 黑格尔
- 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 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把实践当作主观行为
- 费尔巴哈
- 把实践与物质的活动联系起来,把他所理解的实践又仅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并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实践不等同于本能活动
- 中国古代哲学
- 正确的实践观
-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感性指实践受意识能动性驱使,体现主观目的对象性指实践一定有客体,要去改造客体物质活动指实践是一种客观行为,是一种物质行为
- 实践的概念
- 实践的本质含义
-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 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
- 实践的基本特征
- 直接现实性
- 实践具体将“脑中的”变为“现实的”功能
- 自觉能动性
- 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
- 社会历史性
- 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内涵不同
- 直接现实性
- 实践的本质含义
- 错误的实践观
- 实践的基本结构与形式
- 实践主体
- 定义
-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主体
- 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时间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 实践主体的能力
- 自然能力
- 精神能力
- 知识性因素(首要)
- 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 对经验知识的掌握
- 非知识性因素
- 情感和意志因素
- 知识性因素(首要)
- 分类
- 个体主体
- 群体主体
- 人类主体
- 定义
- 实践客体
-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 实践的客体指的是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
- 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时间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是现实的实践客体 不是所有的物都是客体
-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 实践中介
-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 实践的中介可分为两个子系统
- 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
- 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得以进行中介,正式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 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时间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 主体客体化
- 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 客体主体化
- 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 主体客体化
- 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时间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 实践的形式
-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劳动(经济)
- 社会政治实践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政治)
- 科学文化实践 探索(文化)
- 虚拟实践
-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
- 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
- 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 实践主体
-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实践决定认识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 实际上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是认识的决定性因素,间接经验和生理因素是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
- 实践决定认识
- 实践的本质和特征
-
认识的本质、过程和规律
-
认识的本质
-
错误的观点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感觉到物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思想
-
概念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 一方面,认识的反应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
- 认识的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 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 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 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 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关系
- 不可分割
- 只坚持认识的反映性,看不到认识能动的创造性,就走上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错误之路
- 相反,只坚持认识能动的创造性,使创造性脱离反映论的前提,就会把创造变成主观随意,从而滑向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 不可分割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评论
- “能动反映论”两个突出的特点
-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把认识看作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全面的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 “能动反映论”两个突出的特点
-
-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 概念
- 感性认识
-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官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认,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对象: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认,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 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 特点:直接性和具体性
- 理性认识
-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对象: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 间接性和抽象性 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
- 感性认识
- 关系
- 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 区别:略
- 联系
-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相互包含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或经验主义错误 过分夸大理性,走向唯理论,犯教条主义错误过分夸大感性,走向经验论,犯经验主义错误,
- 练习
- 感受到了的东西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感受它 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 尽信书不如无书 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 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和出自缺乏阅历的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 概念
- 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 重要性
-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有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 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考试的角度来讲,第一次飞跃更重要。从飞跃的角度讲,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 重要性
- 认识的影响因素
- 理性因素
- 概念
-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 作用
- 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
- 概念
- 非理性因素(感性因素)
- 概念
-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从广义上看,人们还常把认识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
- 作用
-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 概念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已经获得的认识
- 感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在认识过程中获得的因素
- 理性因素
- 认识的两大规律
- 反复性
-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原因
- 从客观看,事物暴露有个过程
- 从主观看,主体认识能力提高个过程
- 无限性
-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
- 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 反复性
-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实践超前于认识:冒进主义(左)
- 时间落后于认识:保守主义(右)
-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
-
认识的结果(真理与谬误 )
- 真理及其特点
- 错误的真理观
-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 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 真理一定是有用的,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 正确的真理观
-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真理的特点
- 客观性
- 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实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重含义,一方面从真理内容上讲,外部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也是客观的;另一方面从真理的检验标准上看,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实践,实践是客观的
-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的一元性
- 真理的意愿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违背真理的一元性
- 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实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 绝对性
- 任何一个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关键看角度,一个真理从这几个角度来看是绝对的,从那几个角度来看就是相对的
-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 包含两个方面含义
- 一是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物质的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包含两个方面含义
- 相对性
-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 包含两方面含义
-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 包含两方面含义
-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 相互依存
- 没有绝对性就没有相对性,没有相对性就没有绝对性
- 相互包含
-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 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着真理的绝对性
- 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
- 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 在二者的辩证关系中,还要明确,真理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里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规律
-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至上性指人完全有能力去认识外部世界,非至上性指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
- 相互依存
- 方法论
- 只看到绝对真理:教条主义
- 只看到相对真理:诡辩论(怀疑主义)
- 客观性
- 错误的真理观
- 真理与谬误
- 相互区别
- 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 相互联系
- 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
- 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 引申
- 真理的相对性
- 今天的真理未来有一天可能变错误的趋势
- 谬误
- 现在就是错的
- 真理的相对性
- 相互区别
- 真理的检验标准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
- 实践的本质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 实践是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 但逻辑证明不是标准
-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 唯一标准
- 不可推翻
- 即使当前不能,最终仍能裁决
-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 一定时期的实践具有局限性,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一切
- 不能一次完成
- 已被检验的仍需接受再检验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 价值的概念
- 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 价值的特点
- 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主体性 主体不同,价值不同。主体性不是主观性
- 多维性 维度不同,价值不同
- 社会历史性 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不同
- 价值评价
- 概念
- 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行为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做的评判和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 引申
- 认识分为知识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两者的区别在于认识的对象不一样
- 知识性认识以客体本身为对象
- 评价性认识以主客体关系为对象
- 特点
- 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
- 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 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
- 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 概念
-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
- 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 关键词:尺度
- 真理和价值在 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 有价值的一定是真理
-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 价值的概念
- 真理及其特点
-
自由和必然
-
自由的概念
自由就是我想怎么样自由往往体现人的能动性
- 哲学上的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
必然的概念
必然就是我该怎么样必然体现事物客观规律性
- 必然性即规律性,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
自由是有条件的
- 一是认识条件:认知越多,越自由
- 二是实践条件
- 自由以必然为限度
- 自由以不牺牲别人的自由为限度
-
唯物史观
在物质世界中,有一类特殊的物质,即人类历史
-
错误的观点
-
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
社会存在
-
社会意识
-
关系
- 社会存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 当社会存在发生变化,会立刻再社会意识中反映出来 错在立刻,应是或迟或早
-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对独立性)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双向)
- 社会存决定社会意识
-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
生产力
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它包括
- 劳动资料及劳动手段
- 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 劳动对象
-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 劳动者
-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 重要因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不作为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
- 劳动资料及劳动手段
-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
- 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有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 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产品分配关系
-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 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双向)
-
社会发展第一规律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
经济基础
- 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如果概念抽象删除这个句子中所有的修饰成分,抓住最关键的主谓宾
-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经济基础
- 概念级别的迭代
- 我比你高级,你比他高级,我又比他高级
- 我比你高级,你跟他同级,我比他高级
- 概念级别的迭代
-
上层建筑
-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 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
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
- 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
社会发展第二规律
-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看这个生产关系是否能够适应生产力
-
判断一个上层建筑是否先进,并不是看这个上层建筑能否适应经济基础,而是看这个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能适应生产力
-
-
-
社会形态更替与历史创造者
-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 社会形态
- 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姿态的范畴
- 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或意识形态
-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
- 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 首先,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
-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
- 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的表现形态
- 其次,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 最后,社会形态是历史的,它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 社会形态更替
-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
- 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
- 二是取决于交往
- 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
-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
-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社会形态
- 社会发展动力
-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 最后社会 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直接动力
-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
- 重要动力
-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 直接动力
-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
-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没有作用
- 首先现在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 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 最后现在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
- 唯心史观
- 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称为英雄史观
-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 唯心史观
- 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 所谓现实的人
- “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所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于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抽象的人,撇开你我他,空泛的谈,人是什么东西具体的、现实的人,有条件,现实条件下的人
-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
- 所谓现实的人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 人民群众概念
-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 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体及其知识分子
- 原因
-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 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 其中,经济条件是根本制约因素
- 方法论(启示)
- 群众观点
-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 群众路线
-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群众观点
-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 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发展发展的基本趋势
- 人民群众概念
-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简单商品经济
-
背景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生产方式的形成
- 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有两个
-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主转化而成
-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
-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 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 经过资本主义革命和产业革命,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有两个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生产方式的形成
-
价值是什么
价值就是隐藏在商品中的人的抽象劳动
-
商品经济
- 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两个
-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
-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
使用价值
- 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 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 是一切劳动产品的共有的属性
-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
价值
-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 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
交换价值
不属于商品的两因素
- 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
- 对立统一
- 其对立性表现在:二者不可兼得
- 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缺一不可
-
-
劳动二重性
正因为劳动具有二重性,所以商品有两因素
-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一个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关键看角度
-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价值是抽象劳动,因为抽象劳动负责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促销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具体劳动负责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负责生产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
-
价值如何衡量
价值靠生产这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指生产劳动的效率
- 劳动生产率分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
-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
-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 生产资料的规律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 这4个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皆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
商品价值
- 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 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
-
价值如何表现
商品交易如何发展的历史
-
商品的价值形式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 1只绵羊=2把石斧
-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 一般的价值形式
- 货币形式
- 1只绵羊=1两黄金=2把石斧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
货币
-
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货币有5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
价值尺度
- 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 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可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 观念上的货币
-
流通手段
-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可以不足值
劣币驱逐良币
- 由此延伸出纸币
- 纸币不可以执行价值尺度的功能 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纸币=0价值
-
-
贮藏手段
-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
支付手段
- 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
-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时,往往伴随着现货交易,在执行支付手段时,没有现货交易
-
世界货币
- 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
-
-
-
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
-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 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 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为外在的商品或货币的矛盾
-
-
价值有何规律
-
价值规律的内容
-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
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
价格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结果
-
供求
- 供不应求,价格会上涨
- 供大于求,价格会下跌
-
币值
货币自己的价值
- 货币越值钱,普通商品价值就会越低
- 货币越不值钱,商品价值就会越高
-
商品本身的价值
-
供求和币值属于重要影响因素,商品本身的价值属于 决定性因素
-
-
-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
-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
价值规律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 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 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 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
-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 正是这一矛盾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
- 关键词:继承,创立
- 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