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
逻辑框架图
反侵略斗争
-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 经济
-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 政治
- 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社会结构的特点
- 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 文化思想体系
- 儒家思想为核心
- 经济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 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 后果
- 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 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 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 侵略及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后果
-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国情变化《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0年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国情②主要矛盾③革命对象发生变化(原因)
-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 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化了
- 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
-
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 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
- 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资本一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政治
- 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统治支柱 政治
- 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 经济
-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经济
-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社会单选选这个,概括
- 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社会
-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
地主阶级 传统阶级
-
农民阶级 传统阶级
-
近代中国诞生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 工人阶级是最早出现的新兴阶级
-
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中国资产阶级的 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
新兴阶级
-
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官僚,跟封建主义勾结;买办,跟帝国主义勾结
- 小资产阶级(小有资产,但不剥削人民)不是资产阶级,是劳动人民,有变成资本主义的倾向
-
-
-
-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 (反帝反封建)
-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
国家做一件事,一切从国情出发,国情清楚,矛盾就清楚,如何解决矛盾就是任务,怎么去做就是道路
-
国情-矛盾-任务-道路
-
-
-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 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 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副都统海龄(满族)
- 中日甲午战争时,致远舰管带(舰长)邓世昌等,都以身殉国
-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 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 侵云南
- 法国则从越南侵犯广西
- 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 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
-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 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原因
- 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 义和团运动
- 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
- 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
- 由于不认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及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
- 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 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 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 义和团运动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 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
-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 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其原因有
- 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
- 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误以为技术进步是根本原因,开展了洋务运动,学习西 方的科学技术,中体西用
-
民族意识的觉醒
-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
-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学习科学技术
-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不仅学习技术,还学习制度,早期的维新派
- 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 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
- 孙中山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就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各阶层的探索
- 考研命题针对历史细节、故事本身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故事背后的意义、经验、教训、总结,期间颁发的的重要文献和开的重要会议
- (大纲)各阶层的探索
- 农民阶级
- 太平天国运动
- 封建地主阶级
- 洋务运动
- 资产阶级
-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运动
-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 无产阶级(共产党)
- 农民阶级
-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爆发的原因
- 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 评价
-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 《天朝田亩制度》
- 内容
-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提出纲领性文件(×)是没有提出正确的纲领性文件(√)
-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 耕者有其田
- 《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 评价
- 进步性
-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 局限性
- 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 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 并末付诸实施
- 进步性
- 内容
- 《资政新篇》
- 内容
- 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
- 评价
- 进步性
-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 局限性
- 未能付诸实施
- 进步性
- 太平天国的结局
- 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峂
- 内容
- 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統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 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3.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 4.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 国侵略势力
-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 1.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 局限性表现在
- 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 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 局限性表现在
- 2.太平天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
- 3.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 没有正确对待知识分子
- 4.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 1.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 教训:农民不能为中国找到出路
-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爆发的原因
- 洋务事业的兴办
- 原因
-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炮以镇压农民起义 根本原因
- 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 指导思想
- 冯桂芬。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将这个思想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統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 洋务事业
- 1.兴办近代企业
- 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
- 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 (方式:官督商办)
- 2.建立新式海陆军: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
- 3.创办新式学堂
- 派遺留学生: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
- 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 1.兴办近代企业
-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1.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 2.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 3.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 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 洋务运动败的原因主要是:
-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阶级局限性) 根本原因
-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 拓展:甲午战争三个标志
- 标志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高潮到来
- 标志着民族意识的普遍崛起
-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 教训:地主不能为中国找到出路
- 原因
- 戊戌雄新运动的兴起
-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有了初步发展
- 2.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个共识
-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这时主要指日本)
- 维新派宣传维新的活动
- 1.向皇帝上书。“公车上书”
- 2.著书立说
- 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 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
- 谭嗣同写了《仁学》
- 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 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 4.办学会。著名的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 5.设学堂。广州万木草堂;长沙时务学堂
- 6.办报纸。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第一次论战)
-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 1.要不要变法
-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 意义
- 这场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 它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 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 百日维新
-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更叠机构
- 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 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
- 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
- 进步性:戊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 局限性: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 度的根本,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改良方案
- 结果
- 1.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6人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 2.除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被保留下来以外,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
-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戊戌雄新运动的失败,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具体表现为
- 1.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客观原因) 不属于阶级局限性表现
- 2.维新派的局限性(主观主义)
- 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皇帝还在,依赖皇帝来变法
- 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希望外国人支持变法,对抗慈禧太后
- 三是惧怕人民群众 没有发动群众,走精英路线
- 教训: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为中国找到出路
- 戊戌雄新运动的失败,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具体表现为
-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 第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正式沦为两半社会
- 第二,清末“新政”的破产
- 1.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 2.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 3.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 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
- 第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 1.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文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武装起义
- 2.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写了《革命军》,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册子
- 3.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
- 4.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 它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同盟会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
- 1.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文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孙中山将其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
1.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 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 但是(局限性)
- 1.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 2.放松了汉族封建势力,结果就保留了大量封 建势力,导致了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反扑
-
2.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
-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不过(局限性)
- 民权主义归根到底都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很难得到真正的保证
-
3.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
最主要,孙中山的土地思想
- 也就是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
- 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 但是(局限性)
- “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
-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第二次)
改良派即维新派
- 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
- 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 双方论战涉及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三个:
-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 3.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 意义
- 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弱点:①精英路线②不反帝③反封不彻底④不分地
- 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
-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
- 1.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或装起义
- 2.同盟会在广州发动了两次著名的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举行的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
- 3.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的建立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840-1949中国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为临时政府很快被袁世凯窃取了
- 1.从政权的组成人员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主导和主体的地位
- 2.从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政策看,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 临时参议院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部具有资产阶和法的法典,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
-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进步性
- 《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 它不仅具有现实的进步意义,在中国宪政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局限性
- 1.就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 2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士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去维护封建士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干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转折)
- 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南京为首都、总统在南京就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
- 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 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統治
- 2.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 3.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时
-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形成这种局面的深刻原因是
- 1.中国主要是地方性农业经济市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
- 2.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
辛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挽救共和的努力(孙中山)
- 宋教仁被暗杀→二次革命
- 袁世凯复辟→护国运动
-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护法运动
-
孙中山评价
- 孙中山具有顽的革命 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 但是,孙中山并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
- 应当说,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
- 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 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 教训
-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
-
从根本上说(客观原因)
- 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客观方面的根本原因
-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阶级局限性)
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阶级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根本原因,没有提根本,选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阶级局限性
-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
-
失败原因
- 非中共失败原因一定有一条是阶级局限性,为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
- 中共失败原因一定有那时候的党还不懂得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
教训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面是软弱性或妥协性,一面是革命性
-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预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马克思主义传播
-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 党小组
- 中国共产党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技术不行,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中体西用制度不行,戊戌变法学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习民主共和制可能思想文化不行,因此,新文化运动
- 人物和主要标志
- 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
- 爱国民主主义者、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
- 1918年1月,《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的刊物改为同人刊物。
-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 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
-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
- 2.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
- 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
- 是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 Democracy)和赛先生( Science)
-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 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 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的和文化的条件
-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 1.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 2.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精英运动)
- 3.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辩证法;资产阶级方法:形而上学对待西方全盘吸收,对待中国全盘否定
- 人物和主要标志
-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 1.十月革命给中国人的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革命方法:群众路线
- 代表人物——李大钊
-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他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 这表明,李大钊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 值得注意的是,五四运动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还只是李大钊这样的个别人物
-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 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 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 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 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正当学生的爱国运动面临夭折的危脸时,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 从6月5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行罢工。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 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 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 至此,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4.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
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在十月革命后就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
- 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 原因:决定革命性质的不是领导者,而是任务和对象
- 解释: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理应资产阶级去做,这是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但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本身弱小,力量很软弱,他们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完成反帝反封建;于是,中国的革命就变成由无产阶级去替资产阶级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的革命就变成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 区别
- 领导者
- 旧:资产阶级
- 新:无产阶级
- 指导思想
- 旧:三民主义
- 新:马克思主义
- 前途
- 旧:资本主义社会
- 新: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
- 所属范围(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
- 旧:世界是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 新(本身是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因此,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 领导者
- 联系
- 任务和对象
- 都是反帝反封建
- 革命性质
-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 任务和对象
- 区别
-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较
- 区别
- 革命任务和对象
- 新:反帝反封建
- 社:反资
- 性质
- 新:资产阶级革命
- 社:无产阶级革命
- 革命任务和对象
- 联系
- 领导者
- 共产党,无产阶级领导
- 指导思想
- 马克思主义指导
- 前途
-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所属范围
- 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分
- 领导者
- 区别
-
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 旧民主主义结束的标志:护法运动的失败
-
-
-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 一是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 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陈独秀
- 二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 其代表为毛泽东、周恩来等
- 三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 如董必武、林祖涵、吴玉章等
- 一是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其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世界上的马克思主义者分两派,一派以苏联和中国为代表的革命派一派为主张不暴力的改良派(称其为修正主义),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就持有这种观点
- 其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
- 其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 如果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 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 那么,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广泛传播)
-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党小组)
- 1.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立
- 2.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其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
- 其二,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 其三,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 其四,进行有关建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 近代以来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干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 中国很惨
- 然而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他们都不行
- 中国的发展进步,客观上要求有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有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需要我来
- 建党
-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在上海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
-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 另一方面,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定的革命性
- 在当时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原因是:
- 第一,(自身原因)工人阶级的人数不多,又比较年轻,许多工人不久前还是小生产者
- 在党内,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党员占有相当大的数量
- 因此,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不能不受到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严重影响
- 第二,(外部原因)它是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自己的活动的
- 第一,(自身原因)工人阶级的人数不多,又比较年轻,许多工人不久前还是小生产者
-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第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崭新的奋斗目标和纲领
-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群众路线)
-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 以往的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 中共二大:
- 1.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
-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 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統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 2.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个大问题
- 1.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
-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 1.香港海员罢工(工人运动)
- 2.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工人运动)
- 3.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工人运动)
- 4.开滦五矿工人罢工(工人运动)
- 5.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国协会(农民运动)
-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
- 国内环境
- 北洋政府(北平)、孙中山领导国民党(广州)、中国共产党(上海)
- 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背景)
- “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 孙中山和苏俄代表越飞联名发表《孙文一越飞宣言》,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
- 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統一战线(党内合作)
- 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 1.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
- 2.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 3.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 (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 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 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 大革命的兴起
- 1926年,以推翻北洋军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 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
- 1925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
- 国内环境
-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成为大革命失败的标志
- 大革命的意义
- 首先,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 其次,大革命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
- 最后,大革命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
-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 从客观方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 从主观方面来说
- (1)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 (2)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結合
- (3)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于中国革命作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
- 遵义会议以前,肯定会有的两条原因
- ①共产国际瞎指挥
- ②不懂将马列同中国实践相结合
- 大革命 失败的经验教训
- 首先,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 其次,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 再次,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
- 最后,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建设,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大革命的失败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
历史横切面:北洋军阀覆灭、国民党逐步控制全国(南京)、共产党转入地下
-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
张学良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东北易帜)
国民党统治全国的标志
- 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
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实行清党分共政策后,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级的革命联盟,而是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 中国仍是一个处在帝国丰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之下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 中国革命 的对象依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 中国革命的性质也依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中国仍然迫切需要一个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
- 一是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
- 二是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
- 三是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
八七会议
- 1.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右倾机会主义:太依赖资产阶级 左倾:太针对资产阶级
- 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议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 3.毛泽东: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评价
- 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情况下,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并定出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 危机情况下挽救了党的会议
- 八七会议
- 遵义会议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危机情况下挽救了党的会议
- 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情况下,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并定出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
南昌起义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建军
- 南昌起义 攻打南昌
- 秋收起义 攻打长沙
- 广州起义 攻打广州
- 攻打中心城市吃亏,井冈山会师,得出要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
-
-
井冈山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文章
- 1.《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
- 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一文中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
- 提出了党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思想
- 3.《反对本本主义》:
- 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 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提出,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 1.《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
- 制定土地政策
- 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农村生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 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 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
- 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 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
- 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 限制富农,有耕者有其田
- 土地政策重点:①是否有耕者有其田②对待各个阶级的政策,尤其是富农
- 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 文章
-
-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1.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 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政权
- 2.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
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
内容
-
1.第一次是“左”倾盲动错误
-
2.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
3.第三次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井冈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丢失南方根据地,被迫战略转移(长征)
-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 级并列
- 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 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
- 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 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
-
中共党内展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 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 2.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 3.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根本原因
-
-
-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 政治问题:瓦窑堡会议
- 思想问题:延安整风运动
- 遵义会议以后,全党思想就统一在毛泽东思想以下
-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 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
长征精神
- 即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脸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
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抗日战争
-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 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統一战线的新策略,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暗问题》
- 总结士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军事问题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 《矛盾论》《实践论》
-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论,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
- 揭露了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 主观主义,认知不从实践出发,从主观想象出发两种表现形式,从经验出发,表现为经验主义从书本出发,表现为教条主义
- 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 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抗日战争
-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 1.占东北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 抗日战争的起点1931-1937局部抗战 1937-1945 八年全面抗战
- 2.图华北
- 日方又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
- 两市(北平、天津)“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这就是华北事变
- 3.全面抗战
- 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
- 1.占东北
-
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褐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从中国开始,从中国结束,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
-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和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
- 中国共产党开始同国民党中的爱国官兵合作抗日
-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
一二·九运动
-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 呼吁全国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一二·九运动
-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瓦窑堡会议出现3次,但共同的关键词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战线的方针
- 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
- 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 为抗日战争的到来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
-
西安事变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1927-1937 )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瓦窑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 1.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 中国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是要抗日的
-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是可能变化的
- 地主买办阶级在斗争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时,英美的走狗有可能遵照其主子叱声的轻重,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
- 2.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統战线中的领导作用
- 3.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将“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 1.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 《矛盾论》《实践论》
-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论,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
- 揭露了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 主观主义,认知不从实践出发,从主观想象出发两种表现形式,从经验出发,表现为经验主义从书本出发,表现为教条主义
- 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 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瓦窑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
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
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 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战线正式形成
一个宣言+一个谈话
-
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
2.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
3.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临时协商
-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
-
-
-
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
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上海沦陷—南京沦陷……—广州、武汉失守
- 历史横切面:武汉(日本)、重庆(国民党)、延安(共产党)
- 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大捷,其他全部都是失败
- 客观原因
- 是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
- 主观原因,则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 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
- 客观原因
-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 1941 年12月,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美、英对日宣战
- 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变化。1942年元旦,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决心互相合作,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
-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 1.实行全面的民族抗战的路线(洛川会议)
- 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
-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 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 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
- 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
- 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
- 2.采取持久战够战略方针**《论持久战》**
- 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争只能是持久战
- 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
- 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
- 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 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 1.实行全面的民族抗战的路线(洛川会议)
-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 1.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 不可战胜的神话 敌后战场胜利:平型关大捷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 国共配合:忻口战役
- 2.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
-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 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
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 这样做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
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瓦窑堡会议
-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 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
-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 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
- 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 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
- 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 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
- 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 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
- 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同顽固派作斗争时
- 坚持有理、有利、 有节的原则
-
-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 政治
- 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 三三制是指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 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
- 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 经济
-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
- 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
- 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
- 实行这个政策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边
- 无耕者有其田
-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
-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削弱了封建土地剥削
-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
-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 文化
-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
- 政治
-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各界人士要求国民党实行抗战民主
- 1.国民参政会中一些党派的代表发起宪政座谈会,批评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宪政运动在国民党统治区普遍开展起来。
- 2.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后,得到中共南方局所属中共驻香港办事处的支持,并于1941年9月创办了盟报《光明报》
- 3.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各界人士要求国民党实行抗战民主
-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 情+矛盾+革命性质+革命纲领+革命经验
- 中国共产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 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
- 首先,毛泽东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 在此基础上,他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
- 其次,毛泽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 最后,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 首先,毛泽东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革命道路理论的阐述
-
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
延安整风运动(思想问题)
- 《改造我们的学习》
- 针对党的高级干部
-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三风中的重点
- 《整顿党的作风》
- 针对全党党员
- 党员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全党
- 《反对党八股》
- 全党党员
-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 毛泽东指出学风问题
- 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
- 是对待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 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所以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 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 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
- 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它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 当时它的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
-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 《改造我们的学习》
-
中共七大
它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 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
- 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 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开始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
-
-
抗日战争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 抗日战争的胜利
- 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
- 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 第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第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
-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决定因素
-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 第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入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 为什么共产党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 1.中国共产觉倡导和推动国共合作,建立、坚持和发展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中国共产党坚待全面抗战路线
- 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 3.中国共产党始终
-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 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
- 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
- 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
-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役中国的图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士完整
-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 第三,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 第四,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人民革命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中国共产党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与建立新中国
1945-1949
-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 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就是原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 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抗日战净争胜利后,美国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在中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 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就是原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 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 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 重庆谈判
- 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 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 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 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
- 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 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
- 会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
- 推动政协会议达成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
- 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
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包围中
-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 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 毛泽东指出
- 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
- 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民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
-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 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 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
-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1927-1937土地革命 1945-1949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又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两段
-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士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
- 其基本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
- 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
- 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
- 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 征收富农多余土地
- 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 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
- 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 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士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
- 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
- 其基本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
-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
-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 “乡村中一切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士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
-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 原因
- 1.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
- 2.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 3.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
- 4.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飞涨
- 5.使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
- 6.农村经济急剧衰退
- 运动
- 一二·一运动
- 一二·三零运动
- 五二零运动
- 下关惨案
-
-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 中国各民主党派
-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
- 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
- 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 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将在新中国参政,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
- 它们不再是旧中国反动政权下的在野党,而成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参加者,在中共的领导下,和共产党一道担负起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重任
-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 第三条道路
- 国民党希望走半殖民半封建道理
- 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理
- 中间的民族党派希望走资本主义第三条道路
- 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
- 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
- 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 首先,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 资产阶级两面性:革命性和软弱性
- 其次,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 再次,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 首先,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 第三条道路
- 中国各民主党派
-
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 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指挥下,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 在中国人民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1.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3种
- 2.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 3.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 4.他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习近平说,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
- 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
- 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
- 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
- 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 1949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
- 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 我们还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 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
- 新政协
- 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的
-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 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被认为是新中国奠基的3个历史性文件 老政协(五大协议)新政协(三大文件)
- 《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 在中国人民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 第一,中国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 第二,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第三,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 统一战线
- 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
- 主要依靠劳动者的联盟,即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 建立和扩大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 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 实现领导权的条件
- 1.必须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 2.必须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 3.必须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 实现领导权的条件
- 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
- 武装斗争
-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 党的建设
- 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这个历史任 务的基本完成
-
近代中国历次斗争中的统一战线
-
-
社会主义改造
1949-1956
-
中华人民扶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 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丛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反帝成功
-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反封成功
-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 4.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 变化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新民主主义社会:反帝反封成功,反资没有开始,所以不能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国情变化
-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历史任务变化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 我国社会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革命性质的变化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容
- 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
- 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 主要的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其中,个体经济既可以被引导着走向社会主义,也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
- 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应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集中地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 在文化上,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丰义的文化
-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
- 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变化
-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
-
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
- 前三年:
- 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 2.恢复国民经济
- 后三年:
- 1.工业化
- 2.社会主义改造
- 前三年:
-
前三年
-
面临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
- 第一,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全结束
- 第二,中国的经济十分落后
- 第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下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
- 第四,中国共产党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 以上情况说明,新生的中国面临着两大任务
- 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车又革命的遗留在努,彻解中国人同三大敌人的矛盾
- 二是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
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
- (1)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 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士地改革法》规定这次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 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
- 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
- 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
-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 (3)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 以毛洋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抗美援朝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 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军机关开展**“三反”运动**
- 这一运动是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核心的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
- 旨在惩治腐败,拍魔防变,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行贿、税漏税、盗窃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等不法行为的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即**“五反”运动**
- 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军机关开展**“三反”运动**
- (1)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
-
-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 没收官僚资本,县有两重性质
- 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 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 没收官僚资本,县有两重性质
- 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 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 第一,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
- 第二,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建国之初:先化后改
- 后来:边化边改
- 这种认识上的改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 1.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
- 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2.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 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 1.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
-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之所以要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因为具备了以下条件
-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之所以要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因为具备了以下条件
-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杜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 “一五”期间
- 1.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
- 2.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 3.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
-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 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 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
- 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 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 质
-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 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 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 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 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 在推进手工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 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萌芽)、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半社会主义的性质)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的性质)
- 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
- 到1956年底,手工业的合作化也基本完成
- 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 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
-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
- 他们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
- 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
- 中央确定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
-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 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 两种形式
-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萌芽)
- 有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 公私合营
-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萌芽)
- 发展史
- 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 1954年1月,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
- 开始时,主要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半社会主义性质)
- 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 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的9%、私营商业户的82.2%
- 都走上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道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特点
- 第一是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 第二是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
- 第三是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 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
- “一五”期间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毛中特重点
-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这表明我国已经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的确立
-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改革开放
1956至今1956-1976社会主义初步探索1976-1978准备阶段1978-2012以前的改革开放2012至今改革开放新时代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治制度已经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 这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国情变化,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当时中国主要面临两大问题:
- 一个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
- 一个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两次飞跃
- 一次叫毛泽东思想
- 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做了《论新阶段》的报告上提出
- 毛泽东完成,中共七大上确定
- 一次叫中特理论体系
- 毛泽东提出“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 未完成,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
- 一次叫毛泽东思想
- 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两次飞跃
-
成就(一个会议和三篇文章)
-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
国情变了→矛盾变了→任务变了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 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 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
大会坚持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 计划生产是王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 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
中共八大后,毛泽东提出
-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并把这称作**“新经济政策”**
-
-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概括提出十大关系
- 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
- 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不是原则,原则是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 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
-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第二次结合的开始
- 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
- 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初和人民内部矛重
- 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 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民主
- 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
- 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前提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毛中特六个方面,更详细
-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
-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矛盾
-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 所有社会的基本矛盾形式上是一样的,但性质上是不同的,有的是对抗性的,有的是非对抗性的
- 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 所有社会基本矛盾一样,但主要矛盾是不同的,不同社会主要矛盾不同,社会同一阶段主要矛盾也不同
-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
- 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提出
- 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通称**“六又”政治局面**)的思想
- 这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
-
-
探索中曲折前进
- 文化大革命
-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
- 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
- 为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克服思想僵化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 因而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邓小平两个宣言书,第二个宣言书是南方谈话
-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会议形成了以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 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t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 4.邓小平南方谈话
- 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 第三,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
- 第四,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 第五,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 第六,关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 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素
-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
-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